您好,欢迎来到智汇教育!
智汇工业

教育部:将持续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布点

编辑:intern-edu时间:2020.10.15 浏览:2145


智能制造领域未来可期,但专业人才紧缺,咋办?

全国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战略的建议”,教育部近日答复:

一、推动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技〔2018〕3号),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中小学阶段开展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对外开放相关资源,建立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

二、推进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结构改革,进一步健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等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引领性和针对性。

三、推动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5-2018年)》(国发〔2019〕24号),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中心、教学工厂,发挥优势,广泛开展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能培训。

进一步研究国家人才战略,推进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完善知识普及和教育方式,系统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工程。同时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推进专业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开展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做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指导各省市地区、有关单位在开展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设置调研,做好学科专业布局规划,提高与产业需求契合度, 引导各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持续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布点。

具体答复如下:


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9217号建议的答复

                                                                                                                        教职成建议〔2020〕99号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完善智能制造人才发展战略的建议”收悉,经商工业和信息化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进一步研究国家人才战略,系统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工程的建议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1.开展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教育部推动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推进信息素养全面提升行动,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加强学生课内外一体化的信息技术知识、技能、应用能力以及信息意识、信息伦理等方面的培育,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例,《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教职成厅〔2019〕6号)明确要求信息技术为6个必修学分和2个任意选修学分,并研制发布《中等职业学校信息技术课程标准》,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等能力。

  2.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扎实推进《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教职成〔2016〕9号)实施,建立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复合型专业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三支核心人才队伍的人才培养体系、职业培训体系,加快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培训,以适应和满足制造强国建设战略的需求。一是开展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领域核心技术紧缺博士人才自主培养专项,针对性地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端博士人才;支持高校建设示范性微电子学院、一流网络安全学院,打造关键领域自主可控人才培养特区。二是启动一流专业建设“双万计划”,首批遴选294所高校的966个与智能制造相关本科专业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首批认定612个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组建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制造等项目群,打造世界工程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推动各地各高校着力建设一批新型高水平理工科大学、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卓越工程科技人才。三是引导和推动300多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大规模培养智能制造领域本科层次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遴选确定首批建设单位197所,建设56所高水平学校和253个高水平专业群,其中智能控制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汽车智能技术等与智能制造相关的专业群接近100个,加快技术技能人才培养。

  3.推动职业院校落实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一是实施《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积极引导职业院校探索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29个省份共计投入省级财政经费89.9亿元,推动优势企业与学校共建共享252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提出,推动建设300个具有辐射引领作用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二是推动职业院校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要求的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的要求,广泛开展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等,每年完成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培训达上亿人次。三是指导全国56所举办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高校开设包含智能控制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产品开发等10个本科和专科专业,面向在职人员以函授、业余、脱产、开放教育等学习形式开展继续教育。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教育部将进一步研究国家人才战略,推进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结构改革,完善知识普及和教育方式,系统推进智能制造人才培育工程。一是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教技〔2018〕6号)、《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教技〔2018〕3号),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在中小学阶段开展普及教育,不断优化完善专业学科建设,构建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基础教育于一体的高校教育体系,鼓励、支持高校对外开放相关资源,建立科普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参与科普工作。二是推进智能制造人才供给结构改革,进一步健全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等多类型的人才培养体系,提升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引领性和针对性。三是落实《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5-2018年)》(国发〔2019〕24号),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共建实训中心、教学工厂,发挥优势,广泛开展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能培训。

  二、关于进一步优化高校教育的专业知识结构,为高质量产业人才队伍夯实基础的建议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和行业,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各层次人才需求分析预测,调整学科专业目录,指导各省市地区做好专业布局规划,引导各院校增设智能制造相关专业,不断提高与产业需求契合度。一是优化工程专业学位类别。统筹工程硕士和工程博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将工程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电子信息等8个专业学位类别,支持有关高校增列了机械、电子信息等73个博士和硕士点,支持在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智能决策与控制等58个二级学科或交叉学科。二是优化本科专业设置。引导高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办学条件,面向制造业重点领域,引导建设制造业相关新兴专业,截至2020年,批准设置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等28个新兴工科专业,覆盖28个省区市331所高校,2019年新增专业布点2736个。三是优化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在2015版高职专业目录的基础上,2016年至2019年先后增补了31个专业,现已有779个目录内高职专业,其中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150多个,2019年,设置专业点近2万个。2019年,教育部启动了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设置了80个专业,包括智能制造工程、物联网工程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24个。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教育部将落实专业目录动态更新机制,开展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做好职业教育专业目录修(制)订工作,指导各省市地区、有关单位在开展人才需求与学科专业设置调研,做好学科专业布局规划,提高与产业需求契合度,引导各院校设置相关专业,持续增加智能制造领域相关专业布点。

  三、关于探索采取多种方式方法,解决目前智能制造人才紧缺问题的建议

  (一)已开展的主要工作

  1.健全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体系。近年来,教育部联合行业不断完善国家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已基本形成了“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公共课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的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作用。在此基础上,2019年修(制)订并发布了高等职业学校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教学标准和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以及相关专业的顶岗实习标准、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同时,印发了《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推动职业院校遵循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按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部署,2019年,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教职成〔2019〕6号),以社会化机制遴选培训评价组织,指导开发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和评价模式改革。目前,面向智能制造等人才紧缺领域,在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多轴加工中心等92个领域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关院校将1+X证书制度试点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等紧密结合,推进“1”和“X”的有机衔接,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和学生就业能力。

  3.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7〕95号),推进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校企“双元”育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一是通过政府搭台、企业支持、高校对接、共建共享,组织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有效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的合作共赢;2019年,针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智能制造领域,合作开展项目3500余项,企业提供经费及软硬件支持约3亿元。二是会同有关部门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教职成〔2018〕1号),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框架,形成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组合拳”;成立工业和信息化、机械等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围绕智能制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发挥研究、咨询、服务等职能作用;推动建立智能装备制造职教集团、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等数十个职教集团,推进职业学校和企业深入开展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合作服务;指导按照牵头单位性质分为地市级政府、行业、企业、职业院校四种类型,创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校企实质合作、全过程联合培养,提高学生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落实《建设产教融合型企业实施办法(试行)》(发改社会〔2019〕590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并遴选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四川航天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产教融合型企业,对进入目录企业给予“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式激励。

  4.共建共享教学资源。一是教育部启动实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争取行业企业支持,建成包括智能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等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在内的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03个,促进了教学信息化水平提升,为在校学生、企业员工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服务,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质量。二是实施新工科建设“十百万”计划,支持组建新工科产教研联盟,共建共享人工智能等10个新兴领域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课程资源库或在线开放课程,打破校际间的信息壁垒,消除了以学校为单位的“信息孤岛”。

  5.加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适应和引领产业发展,支撑智能制造业发展,引导高校,协调推进学科专业融合发展,加强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一是鼓励高校打破传统的基于学科的学院设置,推动学科交叉融合,促进理工结合、工工交叉、工文渗透,孕育产生交叉专业,推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二是引导职业院校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加强专业群建设,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发挥好学历证书作用,夯实学生可持续发展基础,鼓励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形成以学生为本、有利于人人成才的人才培养体系。三是有关院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1号)规定,制定学生转专业的具体办法,允许在读学生转到其他相关专业就读(以特殊招生形式录取的学生除外)。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教育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探索多种方式方法,积极解决目前智能制造人才紧缺相关问题。一是进一步完善智能制造相关专业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发挥标准在质量提升中的基础作用,并继续推进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遴选更多智能制造领域相关的X证书,稳步扩大总体规模,支持相关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重点领域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平,提高就业创业本领。二是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引导先进制造企业申报产教融合型企业,持续遴选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进一步激发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培训的内生动力。三是遵循大学科、宽口径等原则,推进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工程人才,努力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和共享,不断加强校企、校校资源共建共享。四是支持院校转专业不设门槛、允许多次选择,并根据智能制造等领域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引导有意向的学生转到相关专业就读。

  感谢你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教育部

                                                              2020年9月24日


信息来源:教育部


往期推荐

【2020高考】学子“人生大考”遇上“疫情大考”!

【调查】2020企业校园招聘需求调查!

● 全梳理!人工智能专业狂增180所高校!

【“职”为你来】4万岗位上线!北京招聘启动

● 官宣!16个新职业诞生,新兴产业为主!

● 教育部批准4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就业季遭遇疫情,是否最难就业年?

● 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结果发布!

● 全名单!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智汇工业(Intelligent Industry)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Intelligent Industry
京ICP备1503014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