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教育!
智汇工业

“双一流”调整、研究生扩招……今年“两会”,代表们真敢提!

编辑:intern-edu时间:2020.07.03 浏览:2198

因新冠疫情影响而延期的2020年全国”两会“,将于5月21日拉开大幕。近期,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接受了媒体采访,对各自的提案进行”剧透“。其中有不少代表都将目光聚焦于高教领域,他们对学科建设、高校发展、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各自见解。代表们提出了哪些高教领域的提案,快来跟小编看一下吧。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加强地方高校的发展,对整个国家都是有利的


据悉,李清泉将围绕大力支持地方高校建设及加快深圳高校发展两个主题提出相关建议。


李清泉表示,目前,中国有90%的高校为地方高校,地方高校的发展实际上决定了整个国家的人才培养水平。“无论是我们深圳大学,还是全国百分之九十的地方大学,都承担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巨大责任和义务,但非常遗憾,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很多方面是不平衡的。从整体上来讲,地方高校的投入远不及中央高校,特别是中心地区的中央高校,这样不利于地方高校的人才引进。另外一个是地方高校的自主权,现在教育有一个现象是权力下放,但是这个权力只下放到部分高校,而且主要是部分中央高校,没有下放到地方去。


对此,李清泉建议,国家应在地方高校学校环境建设、基础设施、实验条件、教师待遇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为地方高校下放自主权,提供更多政策倾斜以扶持地方高校发展。”投入差距的拉大、自主权差距的拉大,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未来,国家的竞争、企业的竞争,最终都会落到人的竞争。高等教育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一流的高等教育,就不可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也就无法在世界范围的竞争中取得优势。所以我觉得加强地方高校的发展,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对整个国家都是有利的。



此外,李清泉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将继续围绕深圳高等教育建设提出建议。李清泉表示:”在去年建议建设高等教育特区的基础上,今年主要建议加快深圳高等教育的发展,服务‘双区战略’和一国两制。特别是对于香港青年人的教育,我希望能够通过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吸引香港优秀青年来深圳学习,这是我们建议的核心内容。”


李清泉认为,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不差,主要问题是高等教育发展不均衡,高校之间创新合作不均衡。“我曾经举过例子,我们现在高校合作可能比欧盟各国之间的合作还少。我们现在的合作主要是科研发展项目,但我觉得人才培养更为重要,学生们可以做到在深圳学习一年,再去香港交换半年或三个月。如果在两地都有生活经验和社会关系,其实是非常有益的事情,现在我们在这方面做的还不够。”


李清泉告诉记者,他在去年和今年的建议中都有提到,希望通过更高层次的推动来加强高校联系。“我们深大应该是距离香港最近的大学,离关口只有十分钟,又是中英文大学,所以我觉得完全能够承担这样一种义务与责任。一方面我们自身要加快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优秀的香港青年,现在每年有100位香港青年在我们学校学习、生活,我希望未来随着学校发展,可以有更多香港青年来我们学校,从这个学校走出去,更多的了解深圳、了解特区,这对他们今后在湾区就业发展也非常好,所以我希望在这一方面,国家能够大力支持,发挥更大的作用。”


西安财经大学校长方明:用发行专项债券的方式支持西部高校建设


“近年来,国家对高校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双一流’建设积极推进,但仍然存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在高校工作多年,方明深感西部地方高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方明认为,区位劣势和地方财政支持不足这两个客观因素,成为制约西部高校发展特别是“双一流”建设的瓶颈和短板。


去年全国两会上,方明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大对西部高校“双一流”建设支持》的提案。


今年全国两会,方明关注的依然是西部地方高校的建设与发展。针对高校招生计划大幅增长、教育部五年一轮的教学水平评估的“达标压力”、“双一流”建设,西部地方高校基础设施和教学设施不足等问题,方明准备了《关于加大对西部地方高校基本办学条件政府债券资金支持》的提案。他建议出台相关规定,发行支持西部地方高校办学基本条件建设中央政府债券加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对地方高校基本办学条件资金的支持,加强高校办学基础条件建设。


方明说,“西部地方高校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是长期存在、需要持续研究的。因此,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跟踪和关注。希望能通过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提案,为西部地方高校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刘昌俊:现在硕士招过多,博士太少,应扩招博士生 


刘昌俊表示,将在会上提出关于优化研究生结构、提高博士生招生比例、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建议。



刘昌俊说,目前,我国研究生招生结构中博士生招生占比小、硕士生招生数过多,已经很不适应当前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也不能满足学科建设、基础研究的需求。尤其在一些亟需突破的关键学科领域,博生不足已经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而发达国家的高水平院校主要以博士研究生为主。改变我国研究生招生结构、提高博士生占比刻不容缓。同时,目前硕士生培养存在以下问题:培养年限短,很难深入融入科研工作;为达到毕业要求,一些硕士生只能开展易于出成果的研究;很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才开始接受实验技能的培训,客观造成硕士生开展实质研究的时间少。


因此,他建议教育部、中科院等有关部门进一步总结我国恢复研究生培养以来取得的优异成绩,特别是在博士生培养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加大宣传,让全社会充分认识我国很多学科在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培养水平上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建议教育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尽快协商,重新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与方式,调整我国硕士生、博士生招生比例,尽快提高博士生占比,从根本上优化研究生招生结构;建议国家相关部门,不以招收硕士研究生作为解决本科生就业的渠道或方式。


刘昌俊说,目前,极个别高校已经采用硕士生名额换博士生名额的方式多招博士生,保证了科研创新水平的快速提升。他建议对双一流建设高校的博士点,在研究生招生结构尚未改变的情况下,实施类似的硕士生名额换博士生名额的方式,保证这些院校对博士生的需要。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我国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监管,保证培养质量。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唐金海:“双一流”建设应向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重点倾斜


新冠疫情暴露出现有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的短板,也凸显出高校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和传染病研究的不足。唐金海认为,我国要大力加强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建设,为国家急需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供高质量的人才和技术支撑。



“目前已经纳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数量相对偏少。现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数量,难以适应未来我国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和队伍建设的战略需求。”为此,唐金海建议,公共卫生安全是国家总体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双一流”建设要服务于国家公共卫生安全的实际需要。对于具有发展潜力的高校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和投入力度。建议相关部门在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中,进一步加大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学科的支持力度。


暨南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教授卢馨:加强高校老年医学学科建设


今年卢馨教授继续将“养老”作为其重点关注领域与履职建言方向。在学科建设上,卢馨认为,要想加强老年医学学科建设,目前仍存在着缺乏国家级高校教育教材体系、人才系统培养机制标准等问题。



据她观察,我国医学院本科阶段没有开设老年医学专业,且未进行专门的老年病医护实习,多数医学院校的本科毕业生缺乏专业的老年医学知识。而研究生阶段,虽有部分院校在临床医学类设置了老年医学专业,但报名录取人数少,且课程缺少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功能评估、康复保健等关注。


针对上述现状,卢馨建议,鼓励高等医学院校设置本科阶段老年医学专业;对于暂且无法设置专业的院校,则将老年医学课程作为临床医学的必修课。此外,还要增加老年医学研究方向的录取名额,调整课程内容。在专业人才培养规范上,建议设置老年医学专业执业资格证和许可证,建立老年医学专科职称评定标准。


华工科技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新强:支持华科创立微电子一级学科


马新强建议,为更好地在5G、数据中心等新基建建设中承接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地方产业优势,确保芯产业链安全,助力武汉市、湖北省对冲疫情不利影响,形成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新动能,建议支持武汉打造世界级“芯屏端网”产业集群。



在人才培养上,建议支持华中科技大学等“985”高校创立微电子一级学科,创新现有研究生培养模式,建设应用型微电子国家级人才培养高地。扩大湖北省985高校微电子研究生招生比例,依托企业、创新中心等科技实体开展人才共建,对在高校中设立“企业定制班”的推进人实施奖励。


民进海南省委会主委史贻云:今年提案力推“南海大科考”


“来自深海的革命性重大科学发现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新原理和新规律。”史贻云认为,通过科研带动,未来可以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点,大力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突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地位。


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史贻云协同各部门,力促中科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南海地质科学院、中国南海海洋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深海科技力量陆续在海南汇聚,并成立海南省深海技术实验室。同时,我国拥有国际先进的大型深海研究装备,包括“探索一号”和“探索二号”深海科考船、“深海勇士”号4500米载人深潜器、大型深海超高压模拟试验装置,以及在建的全海深载人深潜器等。这些“硬件”都将为“南海大科考”提供有利条件。


“通过海洋综合科学考察与数据分析,认识南海深部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及其演变,探讨南海深海过程演变的资源与环境效应,进一步厘清南海资源。”史贻云建议,从国家层面整合目前不同单位开展不同领域、不同方向分散调查的各类资源,针对南海组织实施全方面、全领域的综合科考普查。


东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吴智深: 以产业创新为导向培养专业型研究生


作为高校校务委员会的成员,吴智深今年准备了一份提案,建议教育部门完善、细化研究生培养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建立完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及长效机制。学术型研究生,要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专业(应用)型研究生,则要扎实“实践技能”,尽快建立专业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形成以产业创新为导向的培养机制,引入政府—高校—企业协同的培养模式等。 


“引育先进材料,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我带上会的另一份重点提案。以碳纤维、玄武岩纤维、芳纶纤维等为代表的高性能纤维是支撑中国制造、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基础材料,具有带动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作用。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大对先进材料的培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 新工科建设,需要加快“产教融合”


这一年来,根据全国教育大会的总体部署,学校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承担了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这次两会,施大宁带去了两份提案,其中一份的主题就是和“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有关。



目前教育部积极推进的新工科等建设,明确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产业需求建专业,瞄准技术发展改内容,立足内外资源创条件”,但建设工作中,新工科还面临一些现实困难。我建议要做好顶层设计,形成政府企业学校行业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统筹推进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同时,落实财税金融支持政策,加快产教融合建设试点。


参考文献

南京日报
http://www.njdaily.cn/2020/0520/1842649.shtml
见圳客户端·深圳新闻网
http://www.sznews.com/news/content/2020-05/19/content_23166396.htm
陕西日报
http://news.cnwest.com/sxxw/a/2020/05/17/18755827.html
中国教育新闻网
http://www.jyb.cn/rmtzcg/xwy/wzxw/202005/t20200514_326378.html
澎湃新闻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7448844
新快报
https://epaper.xkb.com.cn/view/1163163
潇湘晨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981656189475748&wfr=spider&for=pc

往期推荐

【2020高考】学子“人生大考”遇上“疫情大考”!

【调查】2020企业校园招聘需求调查!

● 全梳理!人工智能专业狂增180所高校!

【“职”为你来】4万岗位上线!北京招聘启动

● 官宣!16个新职业诞生,新兴产业为主!

● 教育部批准4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就业季遭遇疫情,是否最难就业年?

● 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评估结果发布!

● 全名单!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智汇工业(Intelligent Industry)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Intelligent Industry
京ICP备1503014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