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教育!
智汇工业

【教育简讯】2023年就业蓝皮书发布,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揭晓;2023本科高校满意度排名,公布!

编辑:关关时间:2023.06.16 浏览:1523

第68期|20230616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是衡量一所高校社会贡献与科研产出的重要标准



重磅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

(近日)高等教育专业评价机构软科今日正式发布“2023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排名包括787个专业,涉及93个专业类、12个专业门类。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是迄今为止覆盖专业数量最多、参评专业规模最大的中国大学本科专业排名。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的对象是开设学校数量不少于4所的专业,共计598个,每个专业发布的是排名位列前50%的高校,共有1076所高校的30772个专业点上榜。排名结果显示,北京大学以100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以61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58个A+专业排在全国第三名。以全国排名前2%或前2名作为A+专业的标准,得益于学校强劲的综合实力,“双一流”高校在A+专业数上占据主导性优势,130所 “双一流”高校的A+专业数占全国A+专业总数的比例超过80%。北京大学以100个A+专业遥遥领先,清华大学以61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二,哈尔滨工业大学则以58个A+专业位列全国第三名。A+专业数排名全国前十的其他高校分别是复旦大学(46个)、中国人民大学(46个)、浙江大学(43个)、上海交通大学(42个)、南京大学(35个)、同济大学(33个)、北京外国语大学(28个)。非“双一流”高校中,单科性大学A+专业表现不俗,A+专业数位列前三的高校有北京电影学院(11个)、广东外语外贸大学(10个)、广州美术学院(8个)和中国刑事警察学院(8个),东北财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则以各7个A+专业并列第五。此外,南京艺术学院、北京服装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浙江警察学院和中国人民警察大学的A+专业数也达到5个及以上。以艺术类、语言类、财经类、医药类、政法类等院校为代表的单科性大学特色专业优势显著,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各类专业型人才。


超重磅!2023年就业蓝皮书发布,大学毕业生月收入揭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分别较上年名义增长6.7%、3.7%,增幅下降(2021年城镇非私营单位:9.7%,城镇私营单位:8.9%)。多重超预期因素影响下,大学生薪资增速明显放缓。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本科:5990元,高职:4595元)较2021届分别增长了3%、2%,起薪增幅较上一届(2021届本科、高职起薪增幅分别为7%、6%)下降了57%、67%。新冠疫情发生的四年(2019~2022届),应届大学生起薪平均增幅(本科:4%,高职:3%)明显低于疫情前四年(2015~2018届)的平均增幅(本科:8%,高职:6%)。近六成本科生、超八成高职生起薪在6000元以下。从应届大学生起薪分布来看,2022届本科、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分别为57.7%、82.1%,在6000~8000元的比例分别为24.1%、11.9%,在800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8.2%、6.0%。其中,2022届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比例仅为6.9%,显示毕业即起薪过万的仅是较少数。不过对比2018届,2022届大学毕业生薪资在6000元以下的比例减少(本科、高职分别减少了16.5个、7.3个百分点),而在6000元及以上的比例增加。长三角地区毕业生薪资较高。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较高(2022届本科:6578元,高职:4949元),且毕业三年后月收入及涨幅也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月收入较低(2022届本科:4959元,高职:4218元)。从三大经济区域来看,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后(2022届本科:6631元,高职:5112元)、三年后月收入(2019届本科:10398元,高职:7773元)均保持领先。

IT业、运输业持续领跑本科、高职行业薪酬榜。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无论是在城镇非私营单位还是在私营单位中,就业人员年均工资水平排第一的行业均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就业蓝皮书数据显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运输业继续领跑应届本科、高职生行业薪酬榜,2022届分别为7113元、5524元。从月收入增长最快的五大行业类来看,化工、机械等工业领域月收入增长明显。


2023本科高校满意度排名,公布!

综合满意度最高的学校是上海纽约大学和深圳技术大学(均为4.9)。其后综合满意度较高的学校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南京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综合满意度均为4.8。

值得注意的是,中外合办大学(含内地与港澳台地区合作办学)院校综合满意度表现出色,全国9所中外合办大学中,除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昆山杜克大学3所高校暂无数据外,其余6所高校综合满意度均超过4.5(含)。

从院校类型来看,理工类院校综合满意度最高的院校是建校仅5年时间的深圳技术大学(4.9)。师范类高校综合满意度最高的院校是2所“双一流”院校,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均为4.6。财经、农林、体育、艺术类院校综合满意度最高的学校分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均为4.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均为4.5);沈阳体育学院(4.6);中央戏剧学院(4.8)。

从学校所在地分析,全国本科高校综合满意度超过4.5(含)的99所高校,分布在22个省、市。其中位于北京的高校数量最多,共有12所学校综合满意度较高。其后是江苏(11所)、山东(10所)。总体而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高校的综合满意度较高,中西部地区高校满意度相对较低。

除了综合满意度,院校满意度还包含环境满意度、生活满意度两个维度。在环境满意度方面,宁波诺丁汉大学、深圳大学、厦门大学、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深圳技术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7所高校并列第一(均为4.9)。70所环境满意度超过4.7(含)的高校中,大多位于南方省份。其中广东高校入围数量最多,共11所。其后是浙江(9所)、上海(7所)、江苏(6所)、湖北(6所)、福建(6所)。


预警!近5年红绿牌专业,揭晓!

近日已发布的2023年版就业蓝皮书(包括《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和《2023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为读者展示了近5年红绿牌专业的情况。

近五年被列为绿牌专业次数最多的本科专业是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工程(均为4次),其后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均为3次)。这些专业除数字媒体艺术之外,均属于工学门类。

被列为绿牌高职专业次数最多的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社会体育、铁道工程技术、铁道机车(均为4次),这些专业多与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关。相关产业的稳定发展为毕业生带来了相对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其就业优势显现。

在近五年被列为本科红牌专业次数最多的是绘画、法学、应用心理学(均为5次),其后是音乐表演(4次);被列为高职红牌专业次数最多的是法律事务、语文教育(均为5次),其后是小学教育、英语教育(4次)。

进一步看这些专业所属学科门类或专业大类,本科艺术类、高职教育与体育大类专业占比较高,需加以重点关注。


职业本科院校新增学士学位专业点排名出炉!

职业本科中拥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以及看看哪些职业本科院校新增的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点更多。统计结果显示,2020-2023年共有23所职业本科院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从学校办学性质看:其中有4所公办院校,19所民办院校。并且还有两所是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他们是: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新增学士学位授予专业点最多的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以23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摘得桂冠!紧随其后的是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这三所职业本科院校分别以18个学士学位授予专业并列第二。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百强高校出炉

近日,教育部公布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央军委训练管理部军事教育局、部属高等学校申报推荐,并经专家评议与公示,认定5750门课程为第二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线上课程1095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47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1800门,线下课程2076门,社会实践课程307门。

自“双万计划”开展以来,共有10866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其中,清华大学共有222门课程入选,是唯一一所拥有超过200门一流本科课程的高校;北京大学紧随其后,有157门课程入选;西安交通大学也有129门。至少有100门课程入选的高校还有:四川大学(128)、浙江大学(121)、山东大学(115)、武汉大学(114)、哈尔滨工业大学(109)、同济大学(109)、上海交通大学(108)和复旦大学(100)。


连续5年霸榜!中国科技成果转化最强高校出炉

据介绍,《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已连续出版发布5年。2021年,1478家高等院校(包括中央部属高校105家和地方高校1373家)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的合同项数以及合同金额均有增长。总合同项数为270527项,比上一年增长22%。总合同金额为1086.1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1.6%。其中,转化科技成果超过10亿元的高校院所数量为24家,比上一年增加11家。2021年,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和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清华大学以539773.94万元位列第一位;浙江大学紧随其后,以420283.03万元,位列第二位;上海交通大学以303352.71万元位列第三位;北京理工大学以267515.2万元位列第四位;四川大学以204754.81万元位列第五位。这5所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合同金额都超过了20亿,科技成果转化水平领跑全国。合同总金额在15亿以上的高校还有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复旦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和东南大学。此外,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扬州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工业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5所地方高校表现优异,以超5亿的合同金额跻身2021年科技成果转化前50强高校,超越不少“双一流”高校。在2021年高等院校以转让、许可、作价投资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复旦大学以102308.58万元位列第一位;上海交通大学以99698.61万元位列第二位;上海科技大学以89518.9万元位列第三位。在2021年高等院校以技术开发、咨询、服务方式三种方式转化科技成果合同金额排行中,清华大学以457640.64万元位列第一位;浙江大学以410599.9万元位列第二位;北京理工大学以253800万元位列第三位。


山大&厦大,战略合作!

近日,厦门大学党政代表团来山东大学调研,期间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双方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的直接体现,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重要讲话精神见行见效的有力举措。两所高校一直是彼此信任、倚重的好朋友、好伙伴,今天进一步加强全面战略合作是因时制宜之举、因势利导之行、因人而和之为。他重点就打造两校高质量发展命运共同体提了三点倡议:一是聚焦建设教育强国,凝聚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合力。要深入探索校际协同育人新路径,积极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新模式,合力推动立德树人成效不断提升。二是聚焦建设科技强国,凝聚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合力。要广泛汇集两校学科优质资源,奋力破解“卡脖子”难题,显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服务高质量发展支撑能力。三是聚焦建设人才强国,凝聚建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合力。要释放两校合作“倍增效应”,构建人才引育协同平台和共享机制,铸就集聚海内外高层次专家人才的山大、厦大“一体两翼”格局。自2002年签署校际合作协议以来,山东大学与厦门大学在师资共享、人才培养、科研合作、资源共享、文化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此次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按照“优势互补、共谋发展、互惠互利、实现双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各自学科优势,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拓展合作空间和领域,提升合作层次,深化合作内涵,推动双方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往期推荐:





教育简讯【第67期】20230609


教育简讯【第66期】20230602


教育简讯【第65期】20230526


教育简讯【第64期】20230519


教育简讯【第63期】20230512


智汇工业(Intelligent Industry)版权所有© Copyright By Intelligent Industry
京ICP备15030148号-3